三环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秋季候鸟监测进入尾声 生态向好见证迁徙圆满
这段时间,三环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秋季候鸟南迁高峰期已近尾声,保护区管理局专项监测行动同步进入总结阶段。目前,湿地内集群停歇的候鸟数量较峰值时大幅减少,仅有少量雁鸭类候鸟在浅滩觅食休整,即将完成南迁最后一程。


这几天,在保护区内可以看到,剩余的雁鸭类候鸟正用宽扁的喙在泥水中拨弄筛选,灵巧探寻藏于泥沙下的水生昆虫与植物种子,偶有鸟儿猛地抬头叼起小鱼迅速吞咽,动作精准利落。随后,又低头专注觅食,间或抬头梳理羽毛、确认同伴位置。监测期间,管护站的管护人员通过“空地一体”模式开展巡护,详细记录了不同物种停歇时长、觅食偏好等数据,严查湿地周边“四乱”隐患,严打非法狩猎行为,为迁徙路线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接下来的湿地保护和鸟类监控工作中,保护区管理局将系统分析监测数据,加强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结合东方白鹳人工巢繁殖成效优化保护策略,为明年候鸟往返筑牢“生态驿站”。

黑龙江三环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科长李宇表示:“根据我们监测,目前保护区内有候鸟30多种,这里包括国家重点保护的丹顶鹤、白枕鹤、白额雁等,在数量上是以雁鸭类为多,预计在11月上旬,候鸟迁徙结束。”
监审:于萏蕖
审核:车健
编辑:王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