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引导农民采用稻蟹共作种养模式发展有机水稻和河蟹养殖,实现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双收,有效提高稻田综合利用率和稻米附加值,实现了黑土生金、农民增收。


近日,2.6万只来自辽宁盘锦的河蟹苗抵达我市鑫广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稻田投放。水稻与河蟹可以说是一对完美的“黄金搭档”,水稻在逐渐长高后,可以为河蟹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隐蔽的场所可以帮助它们躲避敌害生物,而这些河蟹以水中的动植物为食,可以清除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同时,它们的粪便和脱下来的壳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鑫广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侯翠娟告诉记者:“把螃蟹放到稻田地里不仅能帮助稻田吃虫、松土,它脱下来的壳和粪便还能给地里带来很多的营养,相当于我们稻田地请来的‘管家’,如果今年收成好,我们来年还‘雇’它。”


河蟹也是水稻的“天然监测员”,使用农药会危害河蟹健康,这也就意味着蟹稻立体种养模式全程不洒农药,保证了稻米的绿色无公害。 上街基镇副镇长张志宇表示:“普通稻花香大米能卖到4到5元一斤,通过我们蟹稻共养,他的附加值能增加到将近1倍,能卖到7到8元一斤,到秋天,螃蟹还能卖4.5万到5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