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农业农村领域应急防汛防灾工作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相关单位:
近期,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我市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大暴雨,局地农田受灾,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为确保我市顺利实现今年粮食生产目标,再夺今年粮食丰产丰收,现将农业农村领域应急防汛防灾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防”的意识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防汛防灾和“三农”领域安全有关部署安排,把农业农村领域应急防汛防灾摆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突出位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动担当作为,密切关注农情和汛情形势变化,抓好相关工作落实,坚决保证全市安全稳定大局和农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二、落实“防”的举措
各镇、各相关单位要把农业抗灾救灾和粮食生产作为当前三农工作中的压倒性任务,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全力做好应急防汛防灾工作,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一)落实工作责任。要站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大局高度,结合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活动,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群众观念,进一步增强应急防汛防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各单位要通力协作、团结抗灾,抢抓有效时间,确保农业防灾抗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全力以赴夺取粮食丰收。
(二)保障大田生产。对于低洼易涝地块,要在大雨未到之前做好排水渠系疏浚和排水机械准备工作,待大雨过后,立即组织人员检查农田,除险排涝,修复水毁农田设施,支持受灾地区尽快恢复生产。
(三)加强技术指导。要及时将技术指导方案下发至农户,同时组织农业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地块,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灾情、不同需求,分类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帮助农民做好田间管理,提高抗灾能力。
(四)强化要素供给。要迅速组织好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以及蔬菜等种子的市场调度和供给工作,确保在灾害发生后能够及时调运,满足农民的生产需求。
(五)管护农业设施。要提醒并指导从事温室大棚生产的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排查安全隐患,抓紧修缮加固棚室防风设备,修筑棚室防水堤坝,加强对农业设施的管护,及时开展防灾自救工作。从事棚室田间作业和夜间看护人员要注意人身安全,防止造成人员伤亡。
(六)抓好渔业生产。要加强养殖池塘等设施管理,做好池塘加固、养殖设施防护、人员安全保障,防止池塘满溢、设施损毁造成渔业损失,保障渔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七)灾后疫病防控。一旦发生险情,要指导养殖户对受淹的畜禽圈舍、畜禽用具和养殖水体等进行全面消毒,及时对死亡畜禽、水产品等进行无害化处理,根据当地实际开展紧急强化免疫,及时妥善处置疫情风险,确保灾后无大疫。
(八)加强助困救济。一旦发生险情,要协调帮助解决受灾农民群众实际困难,精准摸排农户受灾情况,制定“一户一策”帮扶办法,防止出现因灾返贫致贫。
三、规划“治”的预案
聚焦防灾减灾、单产提升等重点任务,谋划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灾损失。
(一)全力抢排田间积水。要把加快田间排水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作物水渍时间。有田间排水工程的,要采取深挖扩容、清淤除障等疏浚措施,充分发挥排水工程作用,加快顺水排水进度;对没有田间排水工程的,按照水流方向挖排水沟、积水坑,昼夜奋战,全力抢排快排;对不具备挖沟条件的,架设水泵,设置临时泵站,采取强排措施,快速排除农田积水。
(二)全面加强田间管理。旱田作物重点抓好培土扶正,根据暴雨后田间倒伏情况,加强分类管理。对于个别倒伏较轻的(茎与地面夹角大于45度)地块一般不用采取扶直措施;对于倒伏严重、尚未完成授粉的玉米地块,应及时人工扶正、扎把,扶起时要早、慢、轻,避免伤根,培土高度以7~8厘米为宜,结合培土固定,促进其尽快恢复生长;对于处于灌浆期倒伏严重的玉米地块,注意垫高植株,减少霉变和鼠害;茎折断严重的玉米地块,视情况及时青贮,减少损失。对受涝渍危害的玉米、大豆,一般表现为叶片发黄,光合效率降低,要及时喷施速效肥料。天气放晴后尽快采用无人机喷施叶面肥,促进植株快速恢复生长。一般玉米亩用磷酸二氢钾100克+芸苔素内脂5毫升+尿素100克;大豆亩用磷酸二氢钾100克+米醋100 克+硼肥20克,叶面喷施全株,快速补充营养、抗病防涝促长、壮籽实。水田重点强化水层管理,强降雨导致水稻田间水层过深、短期淹涝的田块,及时排尽积水,查苗洗苗扶苗;水稻齐穗后,采取以壮根为主间歇灌溉,灌3厘米左右的浅水层,到自然落干后的花达水时再灌下茬水,蜡熟期前干湿交替,以湿为主,进入蜡熟期后干湿交替,以干为主,改善田间土壤透气状况,收获前7-10天停灌,洼地适当早排,盐碱地适当晚排水。
(三)落实促早熟措施。对有条件的玉米田要采取放秋垄、拿大草、割空秆、打底叶等措施,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增加透光和通风,促进玉米脱水,加速灌浆,避免明年草荒。同时,在蜡熟中后期进行人工站秆扒皮晾晒,降低籽实含水量,增产、提质。大豆要在8月中上旬拿净田间大草,增强通风透光,增加英数和粒重,促熟增产。同时,避免机械收获造成“草花脸”影响大豆商品品质。对于后期叶色明显褪淡显黄的水田田块,亩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加速灌浆,增加粒重,促进壮秆大穗。同时,及时割除池埂及田间大龄杂草,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成熟。
(四)防范低温早霜。要密切关注气象变化,早霜来临前,玉米、大豆可因地制宜喷施磷酸二氢钾或抗寒制剂,提高植株抗性。早霜发生时,可在地块上风口,用新鲜的秸秆、树叶、杂草等作燃料造烟防霜,提高近地温度;对贪青晚熟的玉米,收获前10天喷施脱水剂,适时收获保产;对遭受早霜的玉米视情况推迟收获,延长作物后熟生长时间;对受灾较重或绝收地块,及时开展青贮,尽量减轻损失。对灌浆的水稻,可喷施增温剂,增强抗寒能力,减轻低温危害;一旦发生霜冻,适时采取人工烟熏,提高局部环境温度,减轻霜冻危害;水稻蜡熟末期停灌,黄熟初期排干,以利于机收作业。90%以上颖壳或小枝梗变黄时适时收获,防止“割青”影响产量,确保颗粒归仓。如果发生低温冷害,可适当推迟收获,延长后熟生长时间,确保水稻产量、减少机收损失。
(五)科学防控病虫害。切实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一旦达到防治指标,加大统防统治和综合防治力度,避免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的交替发生。水稻要重点防治稻瘟病,兼顾纹枯病、鞘腐病、细菌性褐斑病、穗腐病等。要把预防穗颈瘟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要立即准备好防治药剂和植保无人机,无论前期是否喷洒预防药剂,天气一旦放睛,要第一时间完成预防药剂的喷洒作业。药剂可选用肟菌·戊唑醇、醚菌·氟环唑、吡唑·氟环唑、苯甲·丙环唑、嘧菌·丙环唑、吡唑醚菌脂(仅限微囊悬浮剂),适当混用春雷霉素、春雷·寡糖素等,以兼防其它病害。玉米要重点防治玉米大斑病、灰斑病、纹枯病等病害,兼顾玉米螟、粘虫、玉米蚜虫、双斑萤叶甲等虫害。防治玉米大斑病等叶斑类病害可使用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A、解淀粉芽孢杆菌等生物药剂或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肟菌·戊唑醇、烯唑醇等化学药剂。大豆要重点防治大豆霜霉病、灰斑病、菌核病等病害,兼顾大豆食心虫、大豆蚜虫、大豆红蜘蛛等虫害。防治大豆霜霉病等病害,可使用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 A、解淀粉芽孢杆菌、氨基寡糖素等生物药剂或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肟菌·戊唑醇、烯唑醇等化学药剂。防治虫害,要因地制宜,依据防治指标科学防控,可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药剂防治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防治蚜虫,可使用生物药剂苦参碱、金龟子绿僵菌、印楝素等或噻虫嗪、啶虫脒或氟啶虫酰胺等;防治红蜘蛛可使用螺螨酯、哒螨灵、炔螨特、阿维菌素等。在喷药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可适当混用磷酸二氢钾、硼肥、三十烷醇及氨基酸、氨基寡糖、香菇多糖等营养物质或免疫诱抗剂,以增强植物自身抗逆能力,促进早熟,做到“一喷多防”“一喷多效”。在防治过程中,要科学规范施药作业。灾后田间积水较多、土壤湿度较大,不适宜人工和大型机械下田作业,可采用植保无人机航化作业。使用植保无人机作业,亩喷液量不低于1.5升,药液中添加植物油类、有机硅类和聚合物类助剂,以增加药液沉降性、抗蒸发性,作业时应适当降低飞行速度和高度,并适当缩小喷幅以确保防效。施药作业时间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选择在上午9点前或下午16点后进行,遇风力大于3级以上或下雨天气,应停止施药。施药时要注意做好安全防护,穿戴好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施药过程中不吃东西、不吸烟,避免发生中毒事故。施药后要及时洗手、洗澡、换衣,并将喷雾器械清洗干净。
中共富锦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