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富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年,中共富锦市委、富锦市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省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佳木斯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富锦市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六个美好富锦”奋斗目标,团结和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勠力同心抓发展、攻坚克难求突破,推动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8.1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0亿元,比上年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7.4亿元,增长20.1%;第三产业增加值103.7亿元,增长7.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8.9∶8.8∶52.3。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2.4%、23.4%和54.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9242元,比上年增长7.3%。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生产稳中向好。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2.4亿元,比上年增长3.7%。
粮食总产量连续十二年增长。全年实现种植业产值114.1亿元,比上年增长3.7%。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37.05万亩,比上年减少0.4万亩,下降0.05%;粮食总产量66.04亿斤,比上年增加0.86亿斤,增长1.3%。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如下:
项 目 播种面积 产 量
粮食作物 837.05万亩 66.04亿斤
其中:水 稻 250.13万亩 27.20亿斤
玉 米 305.97万亩 30.27亿斤
大 豆 280.30万亩 8.53亿斤
薯 类 0.34万亩 0.03亿斤
经济作物 6.5万亩 —
其中:蔬 菜 2.3万亩 1.2亿斤
瓜果类 2.4万亩 1.19亿斤
林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年实现林业产值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畜牧业生产小幅增长。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13.1亿元,比上年增长2.5%,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9%。
主要畜禽产品产量和存栏情况如下:
项 目 数 量 比上年增长(%)
猪出栏 33.6万头 -4.3
牛出栏 1.1万头 9.1
羊出栏 6.6万只 -2.4
禽出栏 220.9万只 14.1
肉类总产量 34452.7吨 3.0
其中:猪 肉 27187.4吨 0.1
牛 肉 1854.6吨 17.8
羊 肉 1171.7吨 -0.3
禽 肉 4239吨 24.9
禽蛋总产量 13470.6吨 7.3
牛奶总产量 14776.4吨 3.6
猪年末存栏 14.5万头 -7.4
牛年末存栏 3.3万头 -2.3
羊年末存栏 6.2万只 -2.4
禽年末存栏 92.4万只 2.6
渔业生产发展较快。全年实现渔业总产值3.1亿元,比上年增长9.5%。
农业农用化肥和农药投入持平。农用化肥施用量180478吨,比上年减少162吨,下降0.1%;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85811.4吨,比上年增加60.5吨,增长0.5%。农药使用量1228吨,比上年增加1.4吨,增长0.1%。
农业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减少。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342吨,比上年减少1吨,下降0.04%。
三、工业
工业生产增量提速。全市7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5.0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象屿生化公司实现产值25.5亿元,比上年下降4.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2.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4.4亿元,比上年增长21.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如下:
项 目 数 量 比上年增长(%)
大米 1011355吨 11.3
食用植物油 17930吨 69.1
鲜冷藏肉 28717吨 56.6
冻肉 36381吨 31.4
起重设备 1627吨 91.9
商品混凝土 193200吨 17.8
工业经济效益有升有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5.1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年实现利税总额0.46亿元,比上年下降64.3%。其中:利润总额-0.54亿元,比上年下降218.5%;税金总额1.0亿元,增长21.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增长。全年500万元以上项目开复工83个,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增长8.5%。其中:产业项目27个,完成投资18.0亿元,比上年增长25.1%;房地产项目开复工3个,完成投资3.5亿元,下降63.1%。工业项目投资16.7亿元,比上年增长26.7%。从投资产业结构看:一产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182.4%;二产完成投资增长26.7%;三产完成投资下降45.2%。全市开复工项目中,黑龙江七星农场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泰富能源富锦300MW风电项目和富锦市电变新能源有限公司300MW风力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分别完成投资6.5亿元、5.5亿元和4.6亿元,完成投资额位于全市投资项目的前三位。
五、国内商业、实际利用内资和市场物价
市场销售规模基本稳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3.8亿元,比上年增长6.9%。从行业看,批发业比上年增长58.4%,零售业增长7.7%,住宿业下降1.7%,餐饮业增长3.7%。
实际利用内资大幅增长。全年实际利用内资62.2亿元,比上年增长47.8%。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涨1.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如下:
项 目 比上年上涨(%)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4
1.食品烟酒 1.0
其中:粮食 0.4
鲜菜 8.5
畜肉 4.0
水产品 1.0
蛋 -7.5
鲜果 -0.8
2.衣着 1.2
3.居住 3.4
4.生活用品及服务 1.5
5.交通和通信 -0.2
6.教育文化和娱乐 0.8
7.医疗保健 0.9
8.其他用品和服务 5.4
六、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一增一减。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税收收入3.4亿元,比上年增长0.9%,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比重30.3%。全年公共财政支出65.6亿元,比上年下降2.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1亿元,比上年下降11.7%;科教文卫支出9.9亿元,下降7.7%,科教文卫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15.1%。
金融业存贷款同步增长。截至2024年12月31日,辖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5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6%;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7.2亿元,下降27.8%。各项贷款余额754.8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住户贷款余额6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691.0亿元,增长8.4%。
七、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教育资源供给充足。2024年末,全市各类学校38所,在校学生31859名,比上年下降9.0%;本年招生7574名,下降5.3%;本年毕业生9574名,增长3.0%。普通中学22所,在校学生16722名,下降6.4%;本年招生5345名,增长2.7%;本年毕业生6520名, 增长7.0%。幼儿园42所,在园幼儿4401名,下降19%。高考录取本科以上1471名,其中第一中学本科以上847名。高考一表上线人数456名,其中第一中学一表上线436名。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组织开展以“我们的中国梦”“蒲公英文艺小分队”“冰天雪地美好生活”“文化进万家”等为主题的群众文化、全民阅读、文博展览等活动共计412场次;组织、指导各乡镇、各文艺团体开展各类文化活动403场次。歌剧《红雪花》在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剧场和佳木斯市6县4区等地展演。农村公益电影放映3204场次,观众48060人次。新天地影城电影放映7674场次,观众38326人次。大商鑫展国际电影城电影放映12614场次,观众49037人次。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健全。全市医疗卫生机构313家。其中:市直医院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镇卫生院18家;农村卫生所(室)287家。卫生技术人员2296名。其中,执业医师711名;执业助理医师197名;注册护士1097名。全市编制床位1198张,实际开放床位1788张。全年总诊疗41.06万人次。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举办“龙腾庆盛世 歌舞闹元宵”富锦市第十一届秧歌节和“逐梦富锦 马‘稻’功成”2024富锦半程马拉松,参与总人数达1.5万余人次。开展赏冰乐雪、全民健身、奔跑吧少年、社区健身活动月等系列活动30余场。富锦市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刘斌,在2024年全国速滑赛中获6金1铜;在2024—2025赛季中国杯滑冰精英联赛(第一站)比赛中,滑出34秒98个人最好成绩,夺500米冠军。省内赛,富锦市运动员获1金1银3铜。佳木斯市赛,富锦市获速度滑冰团体总分第一名;中小学生乒乓球赛分获男子团体冠军和女子团体冠军;中小学生运动会获3枚金牌。富锦市文体活动中心投入使用。
八、城市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逐步提升。升级改造城区8条道路,硬化路面146838平方米,路边石10398米;安装路灯162盏,维修路灯2500余盏。维修沥青砼路面 15000平方米、混凝土路面1800平方米、广场大理石5860平方米、人行道板7285平方米、路边石9269米。配合全市雨污分流项目修补工程管道沟89616平方米。
完成锦绣壹号西侧、一中南侧、锦绣大街交口处等区段绿化栽植。新建新二街、西沙小区两处小微公园和垃圾分类主题公园。栽植补植乔木1671株、灌木196000株、花卉1020000株。建设仿真草景观3处,增加绿地面积11.06公顷。
九、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人口数量略有减少。全市户籍总人口435975人,比上年减少3039人,下降0.7%。其中市属人口356675人、农垦农场人口79300人。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194739人,占 44.7%;乡村人口241236人,占55.3%。全年出生人口1440人,出生率3.3‰;死亡人口2326人,死亡率5.3‰。人口自然增长率-2.0‰。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431元,比上年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18元,增长5.3%。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0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1.80平方米。
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2万人,机关保险参保人数1.7万人,城乡居民参保人数13.3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1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95万人(包含农垦三场一直)。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16万人,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5.77万人。全市养老机构4家,其中公办3家、民办1家,床位数535张,收住人数326人。
注:1.地区生产总值指标为初步核算数;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标采用常住人口计算。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监审:顾立新
审核:孙绍春
编辑:白玲